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把Berlin翻译成柏林,算得上是“信、达、雅”中的最高等级。说来也巧,在我出生的城市,有一个城区叫作万柏林,你要是来自那个城市,肯定听说过。

在现代化的外表之下,柏林其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。从1415年起,柏林就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首府。1640年到1688年,腓特烈·威廉一世开创了柏林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繁荣。

与其他知名的欧洲大都市相比,柏林并不是一个非常赏心悦目的城市,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—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,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,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,很多优美建筑都毁于一旦。

这反而让柏林显得与众不同,这座城市,不是以外在的东西而见长,其张力十足的内在,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。

从布拉格到柏林的火车,我到达时已经是深夜了,人迹寥寥。巨大的柏林火车站,让人有些手足无措,如何换乘地铁去旅店,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智力游戏。

信息台给我打印出一张表格,信息量非常充足,在层层叠叠的柏林火车站中,终于找到了地铁的站台,当我向旁边的人确认地铁站时,怎么就那么巧,一个女人和她的男朋友,还有她的女儿,来自汉堡,他们居然和我入住同一家旅店。奔波了一整天,终于一口气可以松下来了。

“我们的旅店,是在东柏林,还是西柏林?”我的第一问题,让那个女人愣了一下,然后告诉我,是在东柏林,而且,距离柏林墙非常之近。太好了,我当时就决定,第二天一早就去柏林墙看看。

从旅店出发,步行大约10分钟,柏林墙就到了。柏林这座城市,过去的100年太过跌宕起伏,置身其中,总让人想到他的过去。而站在柏林墙边,过往的历史烟云,更是让人浮想联翩。

二次大战以后,柏林被苏联,美国,英国和法国分成东西两半。最初柏林市民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,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,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。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,一开始只是铁丝网,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,以防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。

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,3米多高,墙上机关重重,堡垒森严。一座城市,被一堵墙生生劈成两半,胆敢跨过便有生命之虞,真是让人触目惊心。

1989年下半年,东欧政局剧变,当年11月,存在了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被推倒,在德国统一前,柏林率先“统一”了。

我想对于柏林人来说,不仅仅从空间上,从时间上这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。柏林墙划分的不仅是东德与西德,还有过去与未来。

拆后的柏林墙,只剩下矮矮的底座

当年的老照片,感慨一番

柏林墙其实是有两面墙,中间是隔离带,现在成了街心公园,左边是东柏林,右边是西柏林

柏林墙地带,居然有一片菜园子,原来,这里住着一户土耳其人,在这里落地生根,种菜为生,呵呵

就是他了,柏林墙几十年的老钉子户,这个土耳其老头还是很和蔼的

现在的柏林墙,一派和平气息。

柏林墙的标识,1961年到1989年

今天,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围墙的遗迹以作为纪念和历史见证

上面的涂鸦和画作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

还有一段铁栅栏

墙上的铁丝网

柏林墙的历史,从1961年到1989年

柏林墙倒塌之后出生的90后们

上了年纪的人,才能读出更多的含义

不乏有创造力的作品

也不免有了些商业气息

说到柏林的“墙”,还有一堵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那就是国会大厦新建的圆顶玻璃大幕墙。

这面可以行走的墙,就在布兰登堡门旁边,是柏林当下是非常热门的景观,那排队的长龙,也算是一大景观了。我怀着一股“悲壮”的心情,走到了长龙的末尾,还想着旁边的总理府,默克尔正在忙活着吧。

国会大厦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外表,最初是在1894年完工并开始使用,二战中国会大厦深受重创。1945年4月30日,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,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。
 
国会大厦在战后几经修葺,如今的大厦是1999年刚完成的作品。根据英国建筑大师福斯特的设计方案,在重新修建国会大厦时,在顶层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。

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典式、哥特式、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,特别有历史感,而玻璃穹顶则完全是未来派。

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,总是可以这样有机地融合。

穹顶主要是用玻璃和金属作为主要材料,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,将日光反射到议会大厅。

晴天时,这里基本无需人工照明。穹顶内还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,白天这个光板可将阳光送入议会大厅。晚上,遮光板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,它将室内灯光向外反射,使玻璃穹顶变成一座发光塔,给柏林夜晚带来独特的景观。

 

最令人惊叹的是自然能源的利用。设计者充分利用自然界能源,把夏天的热能储存在地下,待冬天使用,同时又把冬天的冷气储存于地下,留着夏天使用。

在国会大厦附近设有深、浅两个蓄水层。浅层用于蓄冷,深层用于蓄热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型冷热交换器。

穹顶的内部是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,人行道沿着弯曲的墙壁盘旋而上,是专门给参观的人们提供的走道。

在圆顶环形道的最高处,50米高的观望平台,可以尽情饱览柏林的360度全方位景观。

在国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下面大厅里的官员们。这样的设计思想是为了增加政治的透明度,还有让百姓监督国政的象征意义。

玻璃圆顶下面的大厅当中有一个喇叭形的柱子直达屋顶,它的主要作用是给楼下的大厅通风和照明。

柱面由镜子拼接起来,反射着天光和人影,营造出一种通透的气氛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七色地图

七色地图

5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旅行专栏作家/摄影师,硕士学位。曾在媒体供职多年。2006年辞去工作开始环游世界,目前正处在独立行走状态之中,已走过50多个国家。深度背包旅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,偏爱有尘土气息的发展中国家,世界遗产爱好者,当下正过着“形影不离”的生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