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 

 

你见过百岁老人吗?反正我是头一次见到一个真正的百岁老人,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,在如皋市如城镇钱长村。

 

去如皋之前就知道,这里是赫赫有名的长寿之乡。在总人口差不多150万的如皋,百岁老人居然超过了200个,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,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。我一直觉得,长寿尤其是百岁,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,而健健康康的百岁老人,那更是个老来宝啊!

 

一般来讲,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,就是偏僻山区,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,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,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。当我得知,可以去拜访其中的一位老人,真的是很期待。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车停在一个宽阔的农家大院,走进去的时候,发现一个老太太正在拿个毛巾擦身子,腰杆硬朗,动作麻利。“也许是百岁老人的女儿或儿媳妇吧”,我心里想,这老太太看上去也就七八十岁的样子。进了屋子,我打听百岁老人在哪里,屋里的人指着刚才那个老太太说,她就是啊!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 

这完全不是我想象的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,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啊。家里人介绍,老太太今年整整100岁,身体硬朗,自己做饭洗衣服,就是耳朵有些背。原来是个生活完全自理的百岁老人,不仅长寿,而且是健康长寿。屋里面老老少少从不到1岁到100岁,五世同堂,咱得把这辈分好好地缕一缕。

 

百岁老人叫苏汤氏,看这名字都饱含着历史烟云

老太太两旁的是儿子苏学文和儿媳妇徐良美,都是74岁

第三代有三人,照片中右二是孙女婿陈乔林,52岁,右三是孙女苏华,50岁,,左一是孙媳王玉梅,40岁。

第四代,右一的小伙子是曾外孙陈军军,30岁。

第五代,那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叫做陈瑞涵,是玄外孙女。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这家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股子由内到外平和的气质,微笑总挂在脸上,我也受感染了,凑上去合影留念。看,老太太也在微笑呢,虽然笑得很含蓄。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老人家里的摆设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 

距离老太太家不远,坐落着中国长寿城,这个49米得大寿星,号称“天下第一大寿星”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走近了仰望,更有气势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长寿城的一面墙上,密密麻麻都是如皋当地百岁老人的介绍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在2002年,百位百岁老人欢聚一堂,老人们穿着统一发的衣服,喜气洋洋,难得一见的场面啊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长寿城中的雕塑,夫妻双双活到百岁,那更加难得,在如皋就有这样的例子。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如皋的当地习俗,是为百岁老人定做一个百岁碗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如皋人长寿,是和这里的水土密切相关的。这里土壤中的硒、锌、碘含量高,而沉降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江苏全省最低水平。这种优良的水土气生态环境综合作用,加之良好的饮食习惯,使得如皋成了世界闻名的长寿地区。

 

看看如皋人都吃些啥不一样的东西吧,来寻找一下百岁老人的秘方,呵呵,真的是大开眼界呢。

 

首先是这些粗粮食品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萝卜条,还有萝卜皮,超级好吃!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肉松也是当地的特产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这个猜到了吗,是河豚!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林梓的潮糕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吧糯米碾成米粉,加上绵白糖,金桂花,松仁和红绿瓜丝而成

 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这是如皋人喜爱的早餐,非常可口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黄酒也不错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董糖,据说是董小宛的发明,一直流传至今,酥松香甜。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如皋建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,当年红十四军曾驻扎在这里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看这些老照片,就是忆苦思甜吧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触目惊心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这位老人被孙女搀扶着,很投入地参观着。


走进百岁老人的家

 

 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自助游达人们注意了!最近发现了一个很酷的会员制旅行网站——遨乐网。每周,遨乐网都会推出超低折扣的数款精品酒店套餐,并且现在注册即可返现50元用于抵扣房费!想出门放松一下的大家也可以试试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七色地图

七色地图

5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旅行专栏作家/摄影师,硕士学位。曾在媒体供职多年。2006年辞去工作开始环游世界,目前正处在独立行走状态之中,已走过50多个国家。深度背包旅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,偏爱有尘土气息的发展中国家,世界遗产爱好者,当下正过着“形影不离”的生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