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记得上高中时的第一篇英语课文的开头,就是:“马克思出身在德国,德语是他的母语。。。”。如今,第四次的德国之行,终于来到了这座德法边境的城市:特里尔(Trier)。1818年5月5日,马克思就出生在这里。

当然,作为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,并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所在,特里尔所拥有的古罗马建筑,才是这座城市最大的看点。特里尔的古罗马建筑、圣彼得大教堂和圣玛利亚教堂,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还记得,那天从德国北部的不来梅出发,在科布伦茨转火车之后,黄昏时候达到了特里尔,德国的火车快捷舒适,从科布伦茨换乘火车,沿着摩泽尔一路向东,两旁的葡萄园多了起来,德法边境的两边都盛产白葡萄酒,和大半个月之前刚刚去过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一样,因为拥有相近的土质水质和气候条件,边境这边的特里尔地区,也盛产白葡萄酒。

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,在公元1世纪时是罗马殖民地。从公元2世纪开始,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伟大的贸易中心。到了公元3世纪末,这里则成了四帝制(Tetrarchy)的首都之一,称作“第二罗马”。它的保护完好的大量历史遗迹都是罗马文明的有力证据。

在欧洲去过不少罗马遗迹的城市,想不到在德国,还能拥有一座保存如此完好、规模如此庞大的罗马古城,而且还拥有非凡的教堂和古城镇,再加上是马克思的故乡,特里尔实在是值得一逛。

特里尔并不大,步行就可以逛完大部分的景点,来,和我一起边走边看吧。

这座罗马古城门,是特里尔的标志景观,有个俗名叫黑门,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古罗马城门之一

城门高29.3米,有大砂岩砌成,岩石之间用浇铅的铁夹子固定。

攀登到黑门内部,黑门曾经被改建为一个教堂

特里尔市中心的集市广场 

罗马古桥,景点的罗马古建筑样式,特里尔也有一座,其玄武岩桥墩,是公元144-152年的原物

左边是大教堂,右边是圣母教堂

大教堂只有其前身古罗马教堂四分之一的规模 

大教堂内部,大教堂的三分之二是过去1500年间修建的

圣母教堂是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(1235年),有不少美丽的花窗

君士坦丁大殿,是古罗马留下来的最大的单间殿堂,其西墙和半圆形建筑几乎都是原始的

大殿内部,如今是简捷的新教教堂,非常开阔

大殿旁边,是选帝侯宫,文艺复兴风格,还有一个漂亮的花园

秋天的花园,落叶铺满地,远处是皇帝浴堂,这里真的,到处都是风景和古迹

皇帝浴堂建于四世纪初,是罗马帝国第五大浴堂

浴堂19米高的砖墙,作为中世纪防守墙的一部分,得以保留

每次看到罗马建筑那庄严古朴的气势,中世纪的建筑实在无法相提并论啊

特里尔的罗马遗迹非常完整,市区边缘还有一个古罗马竞技场,背后是葡萄园

我爬到高处,拍下了竞技场的全景,这是一个公元二世纪的建筑物,太牛了!现在这里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戏剧节

好了,古建筑看了一大堆,该去看看马克思了。

中午吃饭的餐厅,对面就是马克思故居了,位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

故居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,淡黄的粉墙、棕色的门楣和窗沿、乳白色的窗扉,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,始建于1727年。1818年,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•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。同年5月5日,马克思诞生在这里。

餐厅的老板人很好,让我尝了好几种不同的白葡萄酒,真享受。(我一向是喜欢白葡萄酒胜过红葡萄酒)

1928年,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近10万帝国马克从私人手中买下了这座当时已改为铁器店的马克思故居。以后将其改建成马克思、恩格斯纪念馆。1933年,德国纳粹上台,故居被没收,文物被洗劫一空。直到1947年5月5日,马克思故居被辟为纪念馆开放。

这是纪念馆的一层,多么熟悉的一句话!工作人员告诉我,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中国人来

第二层上的第一展室是马克思父母的卧室,马克思就是在卧室后的小套间里出生的。也有马克思的妻子燕妮的介绍

二楼的第五展室,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身铜像,他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,恩格斯也是德国人。

故居第三层上第一展室介绍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,玻璃橱里陈列着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各种版本。其中德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目前在世界上只有3本,还有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
马克思故居的庭院,可以在这里喝咖啡

故居的后院非常漂亮,绿树成荫

马克思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,并没有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高大吧。这里中国人是参观者的主流,到处可见的中文标识可见一斑

马克思也被商业化了,是欧洲最经典的纪念品——巧克力。

这样的产品标识,真让人哭笑不得,但好歹也是双语标识。

只有马克思纪念馆门口的提示,是纯中文的,无奈,但。。。。唉,不说了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七色地图

七色地图

582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旅行专栏作家/摄影师,硕士学位。曾在媒体供职多年。2006年辞去工作开始环游世界,目前正处在独立行走状态之中,已走过50多个国家。深度背包旅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,偏爱有尘土气息的发展中国家,世界遗产爱好者,当下正过着“形影不离”的生活。

文章